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含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2. 过程与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及情感变化。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文本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关注生活细节的习惯,学会发现平凡事物中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思想;难点:深入挖掘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等辅助教学工具。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关于乡村生活的照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农村生活的印象。然后引出课题《搭石》,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搭石?它有什么作用?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 检查预习情况,纠正错误发音,指导难写的生字。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分段落朗读,每段请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 小组讨论:你认为文中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 全班交流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归纳。
(四)拓展延伸
1. 结合实际生活,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2.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呢?
3. 鼓励学生动手画一幅表现搭石场景的图画,或者写一首小诗来赞美家乡的美丽风光。
五、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要点,强调搭石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设施,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美好品质。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文中的乡亲们一样,相互扶持,共同进步。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词两遍;
2.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搭石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意义。
以上就是本次《搭石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给你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