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任末好学削荆为笔》原文、译文及注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任末好学削荆为笔》原文、译文及注释,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8 05:53:40

原文: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常言:“人若不学,则何以自立?”每至夜深,无灯烛之时,辄取荆条削之以为笔,书于树皮之上。其志坚如磐石,虽贫乏亦不懈怠。或问其故,答曰:“学问之道,在勤勉也。”

译文:

任末十四岁时,背着书箱去拜师求学。他不畏艰难险阻,常常说:“如果人不学习,又怎能独立于世呢?”每当深夜,没有灯火的时候,他就用荆条削成笔,在树皮上书写。他的意志坚定如磐石,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松懈。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学习的关键在于勤奋努力。”

注释:

1. 任末:东汉时期的一位学者,以勤奋好学著称。

2. 负笈(jí):背负书箱,意指求学。

3. 荆条:一种植物枝条,古人常用作工具或材料。

4. 树皮:古代因缺乏纸张,常在树皮、竹简等物上书写。

5. 磐石:比喻意志坚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任末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始终专注于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