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真题及答案】2018年,高考语文试卷在全国范围内继续发挥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年一度的“人生大考”,语文试卷不仅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水平,还注重对传统文化、思想内涵以及文学素养的综合考查。本文将围绕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真题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部分题目提供参考答案与思路解析。
一、试卷结构概述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整体结构保持稳定,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四个部分。其中:
- 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逻辑推理和概括能力。
- 古代诗文阅读:包含文言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古典文学的审美素养。
- 语言文字运用:涉及成语使用、病句修改、语句衔接等,强调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 作文:题目贴近现实,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
二、真题亮点分析
1. 现代文阅读:聚焦社会热点与文化传承
2018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选取了一篇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当代社会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题目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化自信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提升思辨能力。
2. 古代诗文阅读:注重基础与理解并重
文言文部分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内容涉及楚汉相争的历史片段。题目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人物评价等,既考查基础知识,也注重对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
古诗词鉴赏则选取了杜甫的一首律诗,要求考生从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体现了对诗歌语言美感的重视。
3. 语言文字运用:贴近生活,强化实用性
这部分题目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如成语使用、病句判断、语句连贯等,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例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常见语病的识别与修改能力。
4. 作文题目:关注现实,鼓励思辨
2018年全国卷作文题目为“写给未来2035年的自己”。这一题目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鼓励考生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等多个角度展开思考,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三、参考答案(部分)
以下为部分题目的参考答案示例(仅供参考):
1. 文言文阅读:
- 问题:解释“项王怒,欲斩亚父。”中的“亚父”指谁?
- 答案:范增,项羽的谋士,因劝项羽杀刘邦未果,被项羽所疑,后被逐。
2. 古诗词鉴赏:
- 问题:请简要分析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表达效果。
- 答案: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花鸟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因国破家亡而产生的强烈忧伤情绪,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感染力。
3. 作文示例(开头段):
>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站在2018年的起点上,我仿佛看见了2035年的自己。那时的我或许已步入社会,或许正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无论身处何地,我都希望那个未来的自己能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总结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命题上延续了稳中求变的风格,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广大考生而言,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在日常学习中积累文化底蕴,提升综合素养。通过认真复习和科学备考,相信每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最佳水平。
如需获取完整真题及详细解析,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查阅历年高考试题汇编或联系当地教育部门获取官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