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诉衷情》古诗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抒发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其中,《诉衷情》一词便是他晚年所作,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极具艺术感染力。
一、原文
> 诉衷情
> 陆游
>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二、字词解释
- 觅封侯:寻找立功封侯的机会。
- 匹马戍梁州:独自一人出征守卫梁州(今陕西一带)。
- 关河梦断:梦中所见的边关要道已成往事。
- 尘暗旧貂裘:昔日的战袍已被尘土覆盖,象征功业无成。
- 胡未灭:北方敌人尚未被消灭。
- 鬓先秋:头发早生白发,比喻年老。
- 泪空流:泪水白白流淌,表达无奈与悲愤。
- 心在天山:心中仍想着收复失地。
- 身老沧洲:身体衰老,只能隐居江湖。
三、全词翻译
当年我曾骑着一匹马奔赴边疆,想要建功立业,为国效力。如今梦中的关山要塞早已消逝,只留下满身尘土的旧战袍。敌人尚未被消灭,我的头发却已斑白,泪水也只能默默流下。谁能想到,我这一生的命运会是这样——心中始终想着收复失地,却只能在江边度过余生。
四、赏析
这首《诉衷情》是陆游晚年所作,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自身壮志难酬的感慨。全词情感真挚,结构紧凑,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
- “当年万里觅封侯”:开篇即点明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 “关河梦断何处?”: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 “胡未灭,鬓先秋”:一句之中,既有对敌人的仇恨,也有对自己年迈无力的感叹。
-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也是陆游一生的真实写照——虽有报国之志,却只能终老江湖。
整首词情感沉郁,意蕴深远,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精神风貌和人生境遇。
五、阅读理解题参考答案
1. “当年万里觅封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年轻时胸怀大志,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2. “尘暗旧貂裘”有何象征意义?
答:象征着功业无成、岁月流逝,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3.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理?
答:体现了作者虽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却因年老体衰而无法实现的强烈矛盾与悲凉。
4. 这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情感基调沉郁悲凉,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抱负难伸的感慨。
六、总结
陆游的《诉衷情》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幅展现南宋时期士人精神风貌的历史画卷。它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