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池荷》原文翻译及赏析】唐代诗人赵彦昭的《曲池荷》,虽非千古传诵之作,却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夏日池塘中荷花的风姿,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情寄托。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读来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的夏日午后。
原文:
《曲池荷》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翻译:
荷叶像女子的裙子一样,整齐地裁剪成一片片绿色;
荷花对着人面,左右绽放,美丽动人。
她忽然闯入池中,身影难寻,
直到听到歌声,才知是有人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夏日池塘图景。诗人以“荷叶罗裙”、“芙蓉向脸”这样的比喻,将荷叶比作女子的衣裙,将荷花比作少女的脸庞,形象而富有诗意。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让画面更加鲜活,也赋予了荷花一种灵动的生命力。
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则通过动作和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若隐若现、含蓄朦胧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写出人物的容貌或动作,而是通过“看不见”和“闻歌”的细节,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对场景的构建,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又意境深远,体现了盛唐时期诗歌中常见的“写景抒情”风格。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透露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捕捉与热爱。
总结:
《曲池荷》虽然篇幅短小,但构思巧妙,意境优美,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它用最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夏日画卷,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