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冶》原文】《园冶》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园林艺术的经典著作,由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全书共三卷,内容涵盖园林设计、建筑布局、景观营造等多个方面,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理论奠基之作。
书中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强调园林应顺应自然、巧于因借,追求“移步换景”的意境之美。其文字精炼,语言典雅,不仅对后世园林建设影响深远,也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以下为《园冶》原文节选:
卷一:兴造论
凡结屋筑园,必先立意。意者,心之所向也。夫园之设,贵在得景;景之妙,贵在得宜。山石为骨,水为血脉,花木为毛发,亭台楼阁为衣冠。故曰:“园以景胜,景以园传。”
造园之法,先观地势。高则为山,低则为水;近则为堂,远则为林。因地制宜,随势而安,方能得其神韵。
卷二:相地
凡造园,先相地。地有吉凶,不可不察。山势之起伏,水脉之曲折,皆可为园之依托。若依山而建,则取其势;临水而构,则得其清。地之阴阳,宜避风藏水,宜高不宜低,宜明不宜暗。
卷三:园说
园之设,非徒饰也,乃养性之道也。一草一木,皆有情致;一亭一阁,俱含幽思。园之妙,在于动静相生,虚实相映。游其中者,如入画境,心旷神怡。
《园冶》不仅是一部技术性的造园指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美学思想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至今仍被广泛研究与引用,是了解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