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李密字令伯及rdquo及阅读答案及翻译)】《李密字令伯》是一篇记述古代人物生平的文章,内容多出自《晋书·李密传》,讲述了李密的生平事迹及其忠孝节义的精神。本文不仅展现了李密的才华与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孝的重视。
一、原文节选:
>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改嫁。密年九岁,不行,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虽小,而性至孝。祖母有疾,常在床蓐,密侍汤药,未尝离左右。后以孝廉举,除尚书郎,辞不就。帝问曰:“卿言‘臣无祖母,无以至今’,今汝之祖母年高,何得不养?”密对曰:“臣之先人,世仕汉朝,至臣父,遭乱失职。臣少孤,祖母抚养,恩深义重。若臣奉诏,祖母必死,臣不敢违。”帝嘉其诚,遂听归养。
二、阅读理解题(示例):
1. 李密为何辞去尚书郎一职?
答:因为他的祖母年老体弱,需要他亲自照顾,他不愿离开祖母,因此辞去了官职。
2. 皇帝为何最终同意李密回家奉养祖母?
答:因为李密的孝心感动了皇帝,皇帝赞赏他的诚实和孝道,所以允许他回家奉养祖母。
3. 文中体现了李密哪些优秀品质?
答:文中体现了李密的孝顺、忠诚、诚实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三、翻译: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他的父亲早逝,母亲改嫁。李密九岁时还不能走路,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虽然年纪小,但李密非常孝顺。祖母生病时,他一直守在床边,亲自为她煎药,从未离开过左右。后来他被推举为孝廉,担任尚书郎一职,但他辞谢不接受。皇帝问他:“你说‘没有祖母,我就活不到今天’,现在你的祖母年事已高,为什么不去奉养呢?”李密回答说:“我的祖先世代都在汉朝做官,到了我父亲,因战乱失去了职位。我从小失去父亲,全靠祖母抚养,恩情深厚。如果我现在奉命出仕,祖母必定会因此而去世,我不敢违背这个道理。”皇帝赞赏他的真诚,于是允许他回家奉养祖母。
四、总结:
《李密字令伯》这篇文章通过李密的孝行,表达了古人对“孝”这一道德观念的高度重视。李密在面对仕途与亲情之间的抉择时,选择了忠孝两全,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如需更多相关阅读理解题或拓展资料,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