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书戴嵩画牛》1x】一、教材分析
《书戴嵩画牛》是苏轼所写的一篇寓言性质的短文,通过讲述一位牧童指出画家戴嵩画中错误的故事,揭示了“实践出真知”和“谦虚学习”的道理。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适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生活中的观察与认知关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意思及用法;
- 理解文章内容,能准确复述故事大意;
- 学习通过人物对话理解人物性格和思想。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所传达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质疑、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
-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相关图片资料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作者苏轼的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别人说的不一定是对的,而你却发现了问题?”
学生自由发言后,引出课题《书戴嵩画牛》,并简介作者苏轼及其作品风格。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跟读。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同桌互相纠正发音。
3. 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好”、“谬”、“指”等),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第三环节:精读品析(15分钟)
1. 分组讨论:
- 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戴嵩的“自满”?
- 牧童为什么能指出错误?他的行为说明了什么?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如“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分析其逻辑合理性。
3. 角色扮演:请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感受人物情绪变化。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提问:“你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2.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如:有没有因为忽视细节而犯错的经历?
3. 教师总结: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请教。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5分钟)
1. 回顾本课主要内容,强调“实践与观察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学到的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善于发现、乐于学习的人。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字词理解和内容掌握。
2. 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我从《书戴嵩画牛》中学到了什么》。
七、板书设计
```
《书戴嵩画牛》
——苏轼
戴嵩画牛 → 牧童指出错误
↓
实践出真知
谦虚才能进步
```
八、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文章内涵。今后可在课堂中增加更多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