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会上的发言范文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使命光荣。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垃圾问题日益突出,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分类管理,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任务,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公共机构作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更应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垃圾分类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不是一时之举,而是长期之计。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部分单位思想重视不够,制度落实不到位;群众参与度不高,分类意识有待提升;配套设施不完善,分类投放与收运体系尚未完全打通。
对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主体责任。各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开展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和要求,增强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特别是要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宣传内容,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是完善设施设备,提升分类效能。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分类垃圾桶、标识标牌等基础设施,确保分类投放便捷、准确。同时,要加强与环卫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高效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体系,避免“前端分类、后端混装”的现象发生。
四是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带头作用。公共机构要主动作为,率先垂范,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五是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常态化管理。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管理考核体系,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良好的激励导向。
同志们,垃圾分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我们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真抓实干,为建设美丽、宜居、绿色的城市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