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海瑞传)】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广东琼山人。生于嘉靖年间,卒于万历年间,是明代著名的清官、政治家与文学家。其一生以刚正不阿、廉洁奉公著称,被誉为“海青天”,在民间广为传颂。
海瑞自幼聪慧,勤奋好学,虽出身寒微,然志向远大。他早年入仕,初任浙江淳安知县,后升任南京户部主事,再迁至京城,任户部云南司郎中。在任期间,他以清廉自律、公正执法闻名,深得百姓爱戴,也引起朝廷关注。
海瑞为人刚直,不畏权贵。他在担任户部主事时,曾上《治安疏》直谏皇帝,指出朝政腐败、宦官专权、赋税繁重等问题,言辞激烈,甚至直言皇帝“怠于政事,宠信奸佞”。此疏一出,震动朝野,皇帝震怒,欲将其处死,幸赖大臣力保,终免一死,被贬至江西兴国州任职。
尽管屡遭贬谪,海瑞始终不改初心。他任职地方时,注重民生,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深受百姓拥护。他曾主持修建水利,改善农田灌溉,使当地农业生产得以发展。他还严惩贪官污吏,提倡节俭,反对奢靡之风,树立了良好的官德典范。
海瑞晚年曾任右佥都御史、南京吏部侍郎等职,最终官至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在他任职期间,仍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多次拒绝权贵的贿赂与拉拢,保持了清白的操守。
海瑞一生清贫,生活简朴,死后家中无余财,仅留几件旧衣和几卷书。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明代官员廉洁奉公的象征。清代学者黄宗羲曾赞曰:“海瑞之忠,可比包拯;海瑞之直,可比魏征。”
《明史·海瑞传》记载其生平,虽篇幅不长,但足以展现其刚正不阿、为民请命的精神。海瑞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值得后世敬仰的道德楷模。他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