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理解鲁迅《藤野先生》一文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 掌握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特别是对藤野先生的描写。
- 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语言鉴赏能力。
-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鲁迅对恩师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尊重师长、感恩他人的情感。
- 体会作者在留学过程中所经历的思想转变,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及其对鲁迅的影响。
- 理解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及背后的思想动机。
- 难点:
-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深层原因。
- 把握文章中隐含的民族意识与个人理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 教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
- 多媒体课件:包括鲁迅生平简介、日本留学背景介绍、相关图片等
- 预习任务:阅读课文,标记不懂之处,思考“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先生曾经在日本留学吗?他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师,这位老师是谁呢?
- 展示鲁迅照片与藤野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 初读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提问: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 精读分析(20分钟)
- 第一部分:鲁迅初到仙台时的感受。
- 分析“匿名信事件”与“幻灯片事件”对鲁迅思想的影响。
- 引导学生体会鲁迅当时的失望与愤怒情绪。
- 第二部分:藤野先生的形象刻画。
- 找出描写藤野先生的细节,如“他听说我在为中国人治病,很为我高兴”,“他细心批改讲义”等。
- 讨论:这些细节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 第三部分: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师生情谊。
- 分析“我”离开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通信,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激与怀念。
4. 深入探究(15分钟)
- 小组讨论:
- 为什么鲁迅最终选择弃医从文?
-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人生选择有什么影响?
- 教师引导总结:
- 鲁迅在仙台的学习经历让他认识到,仅靠医学无法拯救中国人的精神。
- 藤野先生的真诚与严谨影响了他,使他更加坚定了以文字唤醒民众的决心。
5. 总结提升(5分钟)
- 回顾全文,强调藤野先生作为一位外国教师对鲁迅的深远影响。
- 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像藤野先生一样的人?他们对我们的成长有何意义?
6. 布置作业(5分钟)
-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身边的“藤野先生”》,描述一位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人。
- 预习下一课《我的母亲》,思考“母爱”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五、板书设计:
```
藤野先生
|
人物形象:认真负责、正直无私
|
情感变化:从迷茫到坚定
|
主题思想:师生情深 + 民族觉醒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与讨论,帮助他们理解鲁迅的复杂情感与人生选择。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结合更多历史背景资料,增强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深度。同时,鼓励学生将文本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