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羊走钢丝小班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山羊走钢丝》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和游戏,引导幼儿了解“平衡”的概念。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体验模仿动物动作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或动画片段(内容为小山羊在钢丝上行走)。
2. 长条形软垫或绳子(模拟“钢丝”)。
3. 小山羊头饰若干。
4. 轻音乐背景音效(如风声、鸟鸣等)。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小山羊的图片,提问:“你们见过小山羊走钢丝吗?它是怎么走的?”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5分钟)
教师讲述简短的故事:
“有一只可爱的小山羊,它想学走钢丝。虽然一开始很害怕,但它勇敢地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成功了!”
3. 游戏活动——“小山羊走钢丝”(10分钟)
- 教师布置一条“钢丝”(可用软垫或绳子铺在地上),请幼儿戴上小山羊头饰。
- 幼儿依次走过“钢丝”,鼓励他们保持平衡,可以边走边模仿小山羊的动作。
- 教师在一旁给予鼓励和指导,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4. 分享与讨论(5分钟)
提问:“你刚才走钢丝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是怎么克服的?”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5. 结束活动(5分钟)
播放轻柔的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深呼吸、伸展等,帮助他们平静情绪。
五、延伸活动建议:
1. 在美工区提供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走钢丝的小山羊”。
2. 在科学角投放不同材质的“钢丝”(如纸条、布条等),让幼儿尝试比较哪种更“稳”。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游戏和肢体动作,帮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平衡”的概念。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和趣味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旨在提供教学参考,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内容,确保符合教育实践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