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mdash及陶渊明4)】《归园田居·其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组五言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田园诗之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
诗的开头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几句诗道出了陶渊明的性格与志趣。他从小就不适合世俗的繁杂生活,天生就喜欢山水田园的宁静与自然。这种性格使他在仕途上始终难以适应,最终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
接下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则表现出他对过去仕宦生涯的反思与悔恨。他觉得自己误入了尘世的牢笼,失去了原本的自由与本真。三十年的时间,让他深刻体会到官场的虚伪与束缚,也更加坚定了他回归田园的决心。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思念故乡的树林,池中的鱼儿也渴望回到熟悉的水域一样,陶渊明的心灵也在渴望着回归自然的怀抱。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是他归隐后的具体描写。他在南边的荒地上开垦土地,过起了简朴的农耕生活。虽然生活清苦,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与满足。他不再需要迎合权贵,也不必为功名利禄奔波,而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最后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感慨自己长久地被困在世俗的桎梏之中,如今终于能够重归自然,获得真正的自由与安宁。这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更是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归园田居·其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它不仅是一首田园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陶渊明的诗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却能打动人心。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而《归园田居·其一》作为其中的代表作,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人们心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