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之御(》阅读答案及翻译)】《晏子之御》是出自《晏子春秋》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晏婴(即晏子)与其车夫之间的对话,通过简单的对话传达了深刻的道理。本文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常被用于语文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理解古文和体会哲理的能力。
一、原文节选:
>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晏子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晏子曰:“仆之妻见我,必笑我。”
> 其后,晏子辞其御,曰:“吾闻君子务知人,不务知马。今子之御,非所以为良也。”
> 御者曰:“臣有妻,见君之贤,故欲自勉。”
> 晏子曰:“善!吾亦欲以贤佐君也。”
二、翻译:
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有一次外出,他的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看,只见她的丈夫为晏子驾车,神情得意,非常满足。
晏子说:“我猜我的妻子一定在笑我。”
后来,晏子辞退了这个车夫,说:“我听说君子注重了解别人,而不是只关注马匹的好坏。现在你驾车并不是因为真正胜任。”
车夫说:“我有个妻子,看到您品德高尚,所以我想要努力向您学习。”
晏子说:“好!我也希望用贤能的人来辅佐君主。”
三、阅读理解题与答案:
1. 文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中的“窥”是什么意思?
答:窥,意思是偷看、偷偷地看。
2. 晏子为何要辞退自己的车夫?
答:因为晏子认为车夫只是因为看到自己地位高而得意,并没有真正的能力和修养,不能胜任驾车的工作。
3. 车夫为什么想“自勉”?
答:因为他的妻子看到晏子的贤德,让他受到启发,想要努力提升自己。
4.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做人要有自知之明,不应因外在地位而自满;同时,应当以贤德为榜样,不断自我提升。
四、主题分析:
《晏子之御》通过一个简单的车夫与主人之间的互动,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贤能不是靠外在的权势或地位,而是源于内在的修养与自律。晏子不仅以身作则,还善于发现并引导他人向善,体现了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五、总结:
《晏子之御》虽短小精悍,却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它提醒我们,不要因一时的成功或地位而骄傲自满,更应注重自身的修养与品德的提升。同时,也强调了榜样的力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可以影响他人,成为他人的激励与指引。
如需进一步拓展阅读或写作素材,可参考《晏子春秋》全书内容,其中包含大量关于晏子言行的记载,具有极高的文学与思想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