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教学分数乘法(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分数与整数的乘法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分数乘法的算理,掌握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 难点:理解分数乘法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意义。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练习题卡
- 学具:学生练习本、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内容为“小明每天喝一杯牛奶,每杯牛奶是半升”,然后提问:“如果小明连续喝了3天,一共喝了多少升牛奶?”
引导学生思考并列出算式:
½ × 3 = ?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分数乘法的概念。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分数乘法。
例如:用一个长方形表示1升牛奶,将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½升。3天就是3个½升,即:
½ + ½ + ½ = 3/2 升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分数乘以整数,可以看作是求几个相同分数相加的和。
(3)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3. 巩固练习(10分钟)
出示几道练习题,如:
- 2/5 × 4 = ?
- 3/7 × 2 = ?
- 5/6 × 3 = ?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4. 拓展应用(10分钟)
出示一道实际问题:
“妈妈买了12千克的苹果,吃了它的3/4,吃了多少千克?”
引导学生分析题目,列出算式:
12 × 3/4 = ?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先约分再计算,或者画图表示。
5. 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提问学生:“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2. 自编一道分数乘整数的应用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七、板书设计:
```
分数乘法(一)
例题:½ × 3 = 3/2
方法:分子×整数,分母不变;
结果能约分要约分。
应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
八、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分数乘法,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提高了课堂参与度。部分学生对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仍存在模糊,需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强化。
备注: 本教案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结合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活动,注重知识的建构与应用,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