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左忠毅公逸事(全文解析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左忠毅公逸事(全文解析及译文),求快速支援,时间不多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7:56:37

左忠毅公逸事(全文解析及译文)】《左忠毅公逸事》是一篇记述明代忠臣左光斗生平事迹的散文,作者为清代文学家方苞。文章虽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左光斗刚正不阿、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士人风骨的可贵。

一、原文

左忠毅公逸事

先妣尝言:同郡有左忠毅公者,名光斗,少时读书于乡里,未遇。尝夜坐,闻门外有声,疑为盗,乃披衣起,见一人立于庭中,衣冠甚整,神色严峻。公问曰:“汝何人?”其人曰:“吾来求学。”公曰:“此地无师,汝何以学?”对曰:“愿受教。”公曰:“子若志学,当先明理。”遂授以书,数日而别。后十年,其人果登第,官至御史,常称“左公之恩”。

又尝见公夜读,灯影摇曳,忽有异香自外入,香气清幽,久而不散。公曰:“此非人世之香也。”遂焚香以待。须臾,有青衣童子捧书而来,曰:“先生请看。”公取视,乃《太乙金华宗旨》一卷。童子曰:“此书传于仙人,今奉上。”公曰:“吾不敢受。”童子曰:“先生若不受,吾将去矣。”公不得已,遂受之。后公每遇疑难,必诵是书,得其妙理。

公性刚直,不避权贵。尝劾魏忠贤,忠贤怒,欲杀之。公知之,遂匿于友人处。一日,其友告曰:“忠贤已使人索君,君宜速去。”公曰:“吾岂可避死乎?宁死不愿负国家。”遂出,被逮入狱。狱中,尝作诗曰:“一生心事惟忠义,万古文章在是非。”卒年四十三。

二、全文解析

本文通过几件轶事,展现了左光斗的高尚品格与非凡气节。文章分为三部分:

1. 求学之诚

左光斗年轻时曾遇到一位求学之人,虽未遇名师,仍坚持传授知识。这位后来成为御史的人,始终感念左公的恩情。这体现了左光斗的仁爱之心和对学问的重视。

2. 异香奇遇

左光斗夜读时,有神秘的香气出现,并有一位青衣童子送来《太乙金华宗旨》,象征他与道法或天命的联系。这一情节带有神话色彩,寓意左光斗不仅是一位儒者,更具备超凡的智慧与精神境界。

3. 刚正不阿

左光斗因弹劾阉党魏忠贤而遭迫害,但他宁死不屈,最终被害。他的诗句“一生心事惟忠义,万古文章在是非”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真理的坚守。

三、译文

左忠毅公的轶事

我的母亲曾经说过:同郡有一位叫左光斗的忠臣,字忠毅。他在年轻的时候曾在乡间读书,尚未得到重用。有一天夜里,他坐在屋里,听到外面有声音,怀疑是盗贼,便披上衣服起来查看,发现一个人站在庭院中,衣着整齐,神情严肃。左公问他:“你是谁?”那人回答:“我是来求学的。”左公说:“这里没有老师,你怎么能学习呢?”那人答:“我愿意接受您的教导。”左公说:“如果你立志求学,首先应当明白道理。”于是就教授他书籍,几天后那人离开了。十年之后,这个人果然考中了进士,官至御史,常常称颂左公的恩德。

有一次,左公深夜读书,灯光摇曳,忽然有一股奇异的香气从外面飘进来,清新幽雅,久久不散。左公说:“这不是人间的香气。”于是点燃香炉等待。不久,一个穿青色衣服的小童拿着一本书走来,说:“先生请您看看。”左公接过一看,是一本《太乙金华宗旨》。小童说:“这本书是从仙人那里传来的,现在献给您。”左公说:“我不敢接受。”小童说:“如果您不接受,我就要走了。”左公不得已,只好接受了这本书。此后,每当遇到疑难问题,左公都会诵读这本书,从中获得深奥的道理。

左公性格刚强正直,不怕权贵。他曾弹劾魏忠贤,魏忠贤大怒,想要杀了他。左公知道后,躲藏在朋友家中。一天,朋友告诉他说:“魏忠贤已经派人来找你,你应该赶快离开。”左公说:“我怎么能逃避死亡呢?宁愿死也不愿辜负国家。”于是走出门,被捕入狱。在监狱中,他曾写诗说:“一生心事惟忠义,万古文章在是非。”他去世时只有四十三岁。

四、结语

《左忠毅公逸事》虽为短文,却凝聚了左光斗一生的忠诚、智慧与勇气。他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他的事迹激励后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应坚守正义,不忘初心。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左光斗的纪念,更是对士人精神的弘扬。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