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是古代士人精神的重要体现。这句话不仅表达了儒家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双重追求,也体现了在不同人生境遇下应有的处世态度。无论是身处高位、有所作为,还是困顿潦倒、无能为力,人都应保持内心的操守与信念。
一、原文解析
“达”指显达、得志,即拥有权力或地位;“兼济天下”意为同时帮助天下百姓,体现仁爱与责任。“穷”指困顿、不得志,即处于低谷或逆境;“独善其身”则是指在无法改变外在环境时,注重自身修养与品德的完善。
这句话强调了在不同人生阶段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既要有胸怀天下的理想,也要有自我修身的坚持。
二、(文字+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孟子·尽心上》 |
含义 |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
字面解释 | 得志时要帮助天下人,不得志时要修养自身。 |
精神内涵 | 体现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统一。 |
历史意义 | 是古代士人面对仕途起伏时的一种人生哲学,影响深远。 |
现代启示 | 鼓励人们在顺境中不忘担当,在逆境中坚守本心。 |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达则兼济天下”可以理解为在事业成功后回馈社会、关注公益、推动社会进步;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提醒人们在遭遇挫折时,不要迷失自我,保持正直与善良,为未来积蓄力量。
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成长,也适用于组织、企业乃至国家的发展。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做到“内修于己,外安于人”。
四、结语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一种智慧的人生观,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高低起伏并非终点,而是修行的过程。真正的君子,不因境遇而改变初心,始终在变化中坚守本真。
以上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