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蚍蜉撼树的意思】“蚍蜉撼树”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而无良?”后世引申为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常用来讽刺那些不自量力、企图以弱抗强的行为。
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具有较强的警示意义。
成语“蚍蜉撼树”详解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蚍蜉撼树 |
拼音 | pí fú hàn shù |
出处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后世引申) |
字面意思 | 蚍蜉:一种小蚂蚁;撼树:摇动大树。 |
引申含义 | 比喻力量微小却妄图动摇强大的事物,形容不自量力。 |
用法 |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不知天高地厚,试图做不可能的事。 |
近义词 |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
反义词 | 量力而行、知难而进、审时度势 |
使用场景 | 批评他人不切实际的行动或行为,也可用于自我反思。 |
常见搭配 | “蚍蜉撼树,可笑之至”、“蚍蜉撼树,终将失败” |
成语故事简述
“蚍蜉撼树”最早并非出自《诗经》,而是后人根据其意境进行引申和演变而来。传说有一种小蚂蚁,想要撼动一棵大树,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这个故事被用来比喻那些企图用微不足道的力量去挑战强大目标的人,是一种典型的不自量力的表现。
在古代文学中,这一成语常被用来讽刺那些野心勃勃却实力不足的势力,如一些地方豪强企图挑战中央政权,或是某些人妄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改变大局。
现代应用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蚍蜉撼树”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无论是个人发展、职场竞争,还是国家之间的博弈,都需要认清自身实力,合理评估形势,避免盲目自信或冲动行事。
它提醒我们:
- 不要轻视强大的对手;
- 做事要有理性判断;
- 力量与目标之间要匹配;
- 自知之明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总之,“蚍蜉撼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思考和借鉴。
以上就是【成语蚍蜉撼树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