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在企业财务处理中,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之间常常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本文将对“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会计分录怎么做”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会计处理方式。
一、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固定资产在会计上通常按历史成本入账,而在税务上则可能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年限进行计算。由于会计与税务在折旧方法、使用年限等方面的差异,会导致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从而形成暂时性差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原则
1. 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当会计利润小于应纳税所得额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反之,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 税率适用:递延所得税的计算通常以现行税率为基础,若未来税率发生变化,需调整递延所得税金额。
3. 资产减值影响: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会影响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进而影响递延所得税的确认。
三、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会计分录示例
以下为常见的固定资产递延所得税会计分录示例:
项目 | 会计分录 | 说明 |
1.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所得税费用 | 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计税基础时,意味着未来会多缴税,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
2.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 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时,意味着未来可以少缴税,因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
3. 资产减值导致递延所得税变化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所得税费用 或 借:所得税费用 /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若固定资产减值,可能导致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调整 |
4. 税率变动影响递延所得税 |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 贷:所得税费用 或 借:所得税费用 /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 若税率发生变化,需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