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全诗】“恨不相逢未嫁时”出自唐代诗人张籍的《节妇吟》,是一首表达忠贞爱情与遗憾之情的诗作。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婚姻观念的束缚。
一、诗歌
《节妇吟》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如下:
> 《节妇吟》
>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 一朝结发从君去,今日翻成陌路人。
> 恨不相逢未嫁时,却教恩爱成空悲。
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已有丈夫,但对方仍赠送她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对她情感的尊重与珍惜。然而,女子坚定地表示自己已经与人结发,不愿背叛丈夫。最后两句“恨不相逢未嫁时”,道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遗憾——如果两人相遇在她未嫁之时,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
二、诗歌赏析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张籍(唐代) |
体裁 | 五言古诗 |
主题 | 忠贞爱情、婚姻伦理、人生遗憾 |
情感基调 | 悲凉、惆怅、坚定 |
主要人物 | 女子、男子(赠珠者) |
关键句 | “恨不相逢未嫁时” |
象征意义 | “双明珠”象征爱情与承诺;“红罗襦”象征女子的忠贞 |
三、诗歌背景与意义
张籍生活在中唐时期,社会风气相对保守,女性的婚姻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决定。这首诗通过女子的视角,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诚与对命运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性情感的理解与同情。
“恨不相逢未嫁时”一句,不仅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也暗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自由恋爱的限制。这种情感上的冲突,使得这首诗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四、总结
《节妇吟》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的古诗,通过一个女子的内心独白,传达出对爱情的忠贞与对命运的感慨。“恨不相逢未嫁时”不仅是诗中的点睛之笔,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以上就是【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