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文言文翻译】《强项令》是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中的一篇短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一位名叫董宣的官员,因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而被称作“强项令”的故事。本文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董宣的性格与气节,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
一、原文节选:
> 董宣,字少平,陈留人也。……帝怒曰:“董宣!卿何敢犯我!”宣曰:“陛下圣德,不能容恶臣,臣死不足惜。”帝曰:“汝既知吾意,可还官。”宣曰:“臣无罪,愿得一言。”帝曰:“何言?”宣曰:“臣为天下执法,岂能以私害公?”帝默然,乃赦之。
二、文言文翻译总结:
原文 | 翻译 |
董宣,字少平,陈留人也。 | 董宣,字少平,是陈留郡的人。 |
……帝怒曰:“董宣!卿何敢犯我!” | ……皇帝生气地说:“董宣!你怎敢冒犯我!” |
宣曰:“陛下圣德,不能容恶臣,臣死不足惜。” | 董宣说:“陛下有圣明的德行,却不能容纳奸恶之臣,臣即使死了也不值得惋惜。” |
帝曰:“汝既知吾意,可还官。” | 皇帝说:“既然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回去做官吧。” |
宣曰:“臣无罪,愿得一言。” | 董宣说:“臣没有罪,希望说一句话。” |
帝曰:“何言?” | 皇帝问:“说什么?” |
宣曰:“臣为天下执法,岂能以私害公?” | 董宣说:“臣是为天下人执法,怎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义?” |
帝默然,乃赦之。 | 皇帝沉默不语,于是赦免了他。 |
三、文章总结:
《强项令》通过董宣的言行,刻画了一个正直、刚毅、不惧权势的清官形象。他敢于坚持法律原则,不因皇权而屈服,体现了古代士大夫“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不公时,应保持正义感与责任感。
此外,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具有较强的历史感染力,是学习文言文和了解古代官场文化的好材料。
结语:
《强项令》不仅是一篇文言文作品,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勇气,不是对权力的盲目服从,而是对正义的坚定守护。
以上就是【强项令文言文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