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表里面基准日存量余额是什么意思】在预算管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专业术语,比如“基准日存量余额”。对于不熟悉财务或预算管理的人来说,这个术语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那么,“预算表里面基准日存量余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从定义、作用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帮助理解。
一、概念解释
基准日:通常是指预算编制或调整时所参考的某个特定日期,通常是上一个会计周期的结束日或某一重要时间节点。
存量余额:指的是在该基准日之前,已经存在的资金或资产余额,即未被使用或未被消耗的部分。
基准日存量余额:就是在预算表中,根据基准日的实际情况所记录的现有资金或资产余额。它是制定新预算的重要依据,有助于了解当前资源状况,避免重复计算或资源浪费。
二、作用与意义
| 作用 | 说明 |
| 预算编制基础 | 基准日存量余额是制定新预算的重要数据来源,帮助确定可支配资金 |
| 资源分配依据 | 明确现有资金情况,便于合理分配资源 |
| 避免重复支出 | 防止因信息不清导致的资金重复使用或误用 |
| 绩效评估参考 | 可用于后续对预算执行效果的评估和分析 |
三、应用场景
| 场景 | 说明 |
| 企业预算管理 | 用于年度或季度预算编制,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
| 政府财政预算 | 作为财政拨款和支出安排的参考依据 |
| 项目预算 | 在项目启动前,明确已有资源,减少预算偏差 |
四、示例表格(简化版)
| 项目名称 | 基准日 | 存量余额(元) | 用途说明 |
| 办公用品采购 | 2024-03-31 | 5,000.00 | 上一季度剩余资金 |
| 员工培训费用 | 2024-03-31 | 8,000.00 | 年初预算未使用部分 |
| 设备维护费 | 2024-03-31 | 3,500.00 | 前期未支付款项 |
五、总结
“预算表里面基准日存量余额”是指在预算编制时,根据某一特定日期(基准日)所记录的现有资金或资产余额。它在预算管理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为预算制定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帮助合理配置资源,避免资金浪费。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提升预算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预算表中的其他术语,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预算表里面基准日存量余额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