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5-05-17 20:03:30

问题描述:

《望月怀远(望月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真的熬不住了,求给个答案!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7 20:03:30

在浩瀚的中华文学长河中,古人的诗词常常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打动人心。其中,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属咏月怀人的经典之作,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望月怀远》原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开篇即描绘出一幅壮阔的画面:“海上生明月”,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景象宏大而美丽。紧接着,“天涯共此时”将时空拉长,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共鸣感。接着,诗人通过“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两句,细腻地刻画了相思之情,使读者仿佛能听到远方恋人在寂静夜晚对月叹息的声音。最后,“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无法将满月的光辉捧在手中送给远方爱人的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When the bright moon rises over the sea,

We share this moment no matter where we be.

Lovers complain of the long night's length,

Till daybreak they lie awake, their hearts full of yearning.

They blow out the candle to enjoy the moonlight's glow,

But feel the morning dew soaking their clothes as they go.

It's impossible to hold the moon in one's hand and send it afar,

So they return to bed hoping for a reunion in a dream.

再来看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同样以月亮为载体,寄托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上阕主要描写的是词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下阕则转向现实,抒发了对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东坡居士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望月怀远》侧重于表现个人情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更注重哲学思考与社会关怀。两首作品虽然创作背景不同,但却都借助月亮这一意象传达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对于爱情还是亲情的渴望,亦或是对生命意义的追寻,都通过这轮皎洁的明月得以展现。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