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

2025-05-19 09:58:19

问题描述:

维生素C的故事教学设计!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9 09:58:19

一、教材分析

《维生素C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属于科普性说明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向学生介绍了维生素C的重要性和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发坏血病这一科学知识。课文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有趣,富有教育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听故事,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的趣味性特点,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坏血病”、“维生素C”等专业术语;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初步了解维生素C的作用及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中提到的历史背景;

- 借助多媒体资源,直观感受坏血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

-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合理膳食以补充维生素C。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感受科学家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

- 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弱势群体健康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基础知识,如生字词、维生素C的作用等;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科学道理,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制作PPT课件、搜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准备实物展示(如橙子、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学生方面:预习课文内容,查找有关维生素C的相关信息。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坏血病患者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疾病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从而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求知欲。接着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维生素C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障碍。

2.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正音情况。

3.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 故事发生在哪里?

- 主要人物是谁?

- 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精读感悟

1. 学习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 分析航海探险家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人们的无助与无奈。

2. 学习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

- 探讨船员们是如何发现新鲜水果可以治病的?

- 讨论这个发现的意义何在?

-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对船员智慧的敬佩之情。

3. 学习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

- 了解现代医学对于维生素C的研究成果。

- 对比古代与现代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

- 总结全文,强调科学进步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果当时没有船员发现新鲜水果的作用,后果会怎样?”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培养创新意识。

2. 展示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并说明理由。

3. 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平时吃哪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谈谈这些食物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好处。

(五)布置作业

1. 把你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了解一下维生素C的作用。

2. 查阅更多关于维生素C的信息,制作一份手抄报或者幻灯片,下周班会上展示给大家看。

七、板书设计

维生素C的故事

| 历史背景 | 航海探险 |

|----------|---------|

| 问题出现 | 坏血病|

| 解决方案 | 新鲜水果|

| 科学意义 | 维生素C |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策略,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优化互动环节的设计。今后将继续努力改进,力求让每堂课都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体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