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寒暑易,年岁成。暑往寒来,岁月盈。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呼盛哉,若稽古。
此篇《三字经》以简练的文字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历史知识以及自然常识等内容,旨在教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同时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启蒙教材之一,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