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流传着一个关于“米龙老爹”的故事。他不是什么英雄,也不是什么贵族,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的名字却在乡间代代相传,成为一种坚韧与尊严的象征。
米龙老爹名叫让·米龙,生于十九世纪中叶。那时候,法国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国家百废待兴。米龙家世代务农,祖祖辈辈都在这片土地上耕作,靠着双手养活一家人。米龙老爹从小就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学会了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种出粮食,也学会了如何在苦难中坚持。
他性格倔强,从不轻易低头。村里人常说:“米龙老爹的骨头比石头还硬。”这话不假。有一次,村里的地主想要强行收回他家的一块田地,说这块地是“荒地”,没人耕种。可米龙老爹知道,那是他父亲生前一直守着的土地,哪怕一草一木都浸透了他的汗水。
他没有去官府告状,也没有去找地主理论,而是默默地在那块地上种上了小麦。第二年春天,麦苗破土而出,金黄一片,地主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从此,那块地就再也没有人敢动。
米龙老爹虽然不识字,但他懂道理。他常对孩子们说:“人活着,不能光靠嘴说话,要靠手做事。”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村里人,只要肯努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他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年冬天都会给村里的老人送些柴火和粮食。他说:“大家都是邻居,互相帮衬才是正道。”这句话简单,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后来,战争再次爆发,法国陷入动荡。米龙老爹年纪大了,不能再下地干活,但他依然每天站在村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有人说他是守夜人,有人说他是看门人,其实他只是想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有一天,他在村口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村民们把他埋在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上,就在他曾经耕种过的田边。
如今,村里人还会在清明节的时候去祭拜他,说他是“米龙老爹”,是一个真正的庄稼汉,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
米龙老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让人感动。他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坚守,什么是平凡中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