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求解答,求别忽视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23:07:16

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骨骼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侵入骨髓引起。该病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尤其是长骨(如股骨、胫骨)较为常见。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一旦发生感染,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可能引发关节破坏、骨质坏死甚至全身性感染。

一、病因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其次为链球菌、大肠杆菌等。感染途径主要有三种:

1. 血源性传播:最常见的途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骨骼。

2. 直接蔓延:邻近部位的感染(如皮肤、软组织或关节)扩散至骨髓。

3. 外伤性感染:开放性骨折或穿刺操作后,细菌直接侵入骨髓。

二、临床表现

患儿通常起病急骤,表现为以下症状:

- 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伴有寒战。

- 局部疼痛和肿胀:患处红肿、压痛明显,活动受限。

- 功能障碍:因疼痛导致肢体不能正常活动。

- 全身中毒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乏力等。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跳跃式”疼痛,即在夜间或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后缓解。

三、诊断方法

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

- 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升高。

- 影像学检查:

- X线片:早期可能无明显异常,后期可见骨质破坏、骨膜反应。

- MRI:敏感度高,能早期发现骨髓水肿和炎症。

- 穿刺活检:若怀疑严重感染,可通过穿刺取骨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四、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减轻症状、防止并发症。

1. 抗生素治疗: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初期常采用广谱抗生素,待结果明确后调整用药。疗程一般不少于2~4周。

2. 局部处理:如出现脓肿,需进行切开引流,避免感染扩散。

3. 支持治疗:包括补液、退热、镇痛及营养支持。

4. 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五、预防措施

-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外伤。

- 及时治疗皮肤、呼吸道等部位的感染。

- 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免疫力。

六、结语

小儿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虽然病情发展快,但若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大多数患儿可以完全康复。家长应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局部肿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