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有没有人在啊?求别让帖子沉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2:24:49

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准确书写并运用。

- 理解“捞铁牛”这一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心理和情节发展。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语,体会人物情感。

- 难点:理解“捞铁牛”过程中所体现的智慧和方法,感悟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生字卡片、图片资料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捞铁牛”的历史背景或相关故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谈话导入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捞铁牛’的故事?它是一个关于智慧和勇气的故事。”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知道的相关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2. 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三年级语文下册《捞铁牛》”,齐读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自由朗读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检查预习

教师抽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如“捞、铁、牛、沉、船、水手”等。

3. 整体感知

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在捞铁牛?为什么要去捞铁牛?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讲解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课文内容,结合插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 介绍铁牛掉入河中,人们想办法去捞。

- 讲述人们如何利用木船、石头等工具进行打捞。

- 第三段:描述最终成功捞起铁牛的情景。

2. 问题引导

- 铁牛为什么会掉进河里?

- 人们用了哪些办法来捞铁牛?

- 你认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当时的人,你会用什么方法去捞铁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联系实际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捞铁牛”的事情?比如团队合作、解决困难等。

2. 情感教育

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遇到困难时,要动脑筋、团结协作,才能克服困难。

3. 角色扮演

请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复述故事片段,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5分钟)

1.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智慧与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动脑、多合作。

2. 布置作业

- 抄写生字词,并造句。

- 用自己的话把《捞铁牛》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 查找“捞铁牛”的历史背景,写一篇简单的读后感。

五、板书设计

```

捞铁牛

起因:铁牛落水

经过:想办法捞

结果:成功捞起

启示:智慧+团结=成功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此处留空,供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与改进)

---

备注:本教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理解与表达相结合,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