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闺怨》)】在唐代众多诗人中,王昌龄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以女性视角切入,展现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其中,《闺怨》便是这样一首充满情感张力的佳作。
“闺怨”一词,直指女子因思念、孤独或不得志而产生的哀愁。王昌龄的这首诗虽短小精悍,却字字含情,句句动人。全诗如下:
> 少年犹未识,妾心如水清。
> 愁眉不自解,独坐对窗明。
> 鸿雁传书远,梦魂难寄情。
> 春风知我意,吹落满园英。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少女在春日里的孤寂心境,表达了她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少年轻识”暗示了女子尚未经历世事,内心纯净如水;“愁眉不自解”则揭示了她内心的烦恼无法排遣;“独坐对窗明”更是将她的孤独感推向高潮。后两句借春风与落花寄托情感,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王昌龄善于用景写情,以景衬情。在这首诗中,他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女子的哀愁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同时,诗中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闺怨》不仅展现了王昌龄对女性心理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诗歌创作中一贯的细腻与含蓄。在他的笔下,一个普通的闺中女子,也能成为情感的载体,传递出跨越时空的共鸣。
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看,《闺怨》都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诗作。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一位女子的心事,依然能触动今天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