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作文850字及高一读后感)】在高一的语文课上,我读到了巴金先生的《家》,这是一部充满激情与反抗精神的小说。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封建家庭的衰落,更揭示了旧社会中青年一代对自由、爱情和理想的追求。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洗礼。
《家》以一个封建大家庭为背景,描写了高家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成长与觉醒。他们各自的性格不同,面对家族的压力和传统束缚时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觉新是一个温和、顺从的人,他为了家庭牺牲了自己的幸福;觉民则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敢于反抗;而觉慧则是最激进的一位,他勇敢地走出家庭,追求真正的自我和理想。
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觉慧的勇气。他不满足于父亲为他安排的命运,敢于挑战传统的权威,甚至不惜与家人决裂。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看来是“叛逆”,但在今天看来,却是一种难得的觉醒。他让我明白,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服从,那么他就永远无法真正成长。只有敢于思考、敢于反抗,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同时,《家》也让我看到了封建制度对人的压迫。在这个家庭中,长辈的权威至高无上,年轻人几乎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的婚姻、职业、甚至人生方向都由长辈决定。这种压抑的环境让人窒息,也让我不禁思考:今天的我们是否还生活在类似的“家”中?虽然现代社会已经进步了很多,但无形的“家”依然存在,比如家庭期望、社会压力、传统观念等。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选择。
读完《家》,我更加珍惜现在的自由与选择权。我也明白了,真正的“家”不仅仅是血缘关系的集合,更是心灵的归属。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外界的期待所左右。
总的来说,《家》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青年的挣扎与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增长了见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做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