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课后读读写写注音【部编版八下第1课】】在语文学习中,字词的积累是基础也是关键。对于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八年级的学生,课文中的“读读写写”部分不仅是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社戏》一课的“读读写写”内容为基础,结合部编版教材第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的内容,对相关字词进行注音与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通过讲述童年时看社戏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童年以及纯真情感的怀念。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不仅要理解其思想内涵,还要注意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和多音字,以便准确朗读和书写。
以下是《社戏》课后“读读写写”部分的字词注音及释义:
1. 归省(guī xǐng):指返回家乡探亲或办事。
2. 行辈(háng bèi):指同辈人之间的排行顺序。
3. 惮(dàn):害怕、畏惧。
4. 絮叨(xù dāo):啰嗦、唠叨。
5. 怠慢(dài màn):冷淡、不热情。
6. 嘱咐(zhǔ fù):叮嘱、交代。
7. 宽慰(kuān wèi):安慰、宽解心情。
8. 朦胧(méng lóng):模糊不清的样子。
9. 踊跃(yǒng yuè):形容情绪高涨,积极参加。
10. 乌篷船(wū péng chuán):一种江南水乡常见的小船,船顶为黑色。
11. 楫(jí):划船用的工具。
12. 家眷(jiā juàn):家人、亲属。
13. 旺相(wàng xiàng):兴旺、兴盛的样子。
14. 撮(cuō):用手指捏起。
15. 弥散(mí sàn):逐渐扩散开来。
16.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17. 疏疏落落(shū shū luò luò):稀疏、零星的样子。
18. 皎洁(jiǎo jié):明亮而洁白。
19. 依稀(yī xī):模糊不清。
20. 屹立(yì lì):高耸而稳固地站立。
以上词语不仅在《社戏》一文中频繁出现,也常用于其他文学作品中。掌握这些字词的正确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
此外,建议学生在课后多进行朗读练习,尤其是一些描写细腻、富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如“那夜的戏,我们看得满心欢喜;那夜的豆,我们吃得格外香甜。”这类句子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情感,也展现了语言的优美之处。
总之,《社戏》作为八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课文,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学习素材。通过对“读读写写”部分的深入学习,学生不仅能夯实语文基础,还能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