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赋》原文及翻译】《枯树赋》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庾信所作的一篇抒情散文,以枯树为喻,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慨。文章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被誉为骈文中的佳作。
一、《枯树赋》原文
《枯树赋》
我观乎山川之壮丽,感于岁月之流转。岁在太簇,月在玄枵,天寒地冻,风厉霜严。余独坐幽篁,披襟临水,见一枯树,盘根错节,枝干凋零,叶落空枝,其状甚惨。
或曰:“此木也,昔年盛茂,今则枯矣。”吾闻而叹曰:“夫物之盛衰,有定数也。木之荣枯,亦犹人之生死也。”
昔者,此树生长于深山之中,春风化雨,夏阳照耀,秋露润泽,冬雪覆之。枝叶繁茂,鸟兽栖息,风雨不侵,日月同辉。然一旦遭劫,雷火焚其身,虫蚁蚀其骨,遂致枯槁,形骸尽失。
呜呼!树木之生,非一日之功;树木之死,岂一朝之变?虽有神农之术,不能救其枯;虽有伯乐之识,不能复其荣。惟有天地之大,万物之广,任其自然,听其自化。
吾尝思之:人生若此树,盛时多欢,衰时多悲。荣华易逝,富贵难久。故君子当慎始,知终,守其本心,不逐浮华,不贪虚名。
二、《枯树赋》翻译
我观察山川的壮丽景色,感叹岁月的流逝。那一年是太簇之年,月份是玄枵之时,天气寒冷,风势猛烈,霜气逼人。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中,解开衣襟,面对流水,看见一棵枯树,根系交错,枝干凋零,叶子早已落尽,样子非常凄凉。
有人对我说:“这棵树啊,以前非常茂盛,现在却成了这样。”我听了之后感叹道:“事物的兴衰,是有一定规律的。树木的荣枯,也就像人的生死一样。”
从前,这棵树生长在深山之中,春天有细雨滋润,夏天有阳光照耀,秋天有露水滋养,冬天有积雪覆盖。枝叶繁茂,鸟儿和野兽都在这里栖息,风雨都不曾伤害它,日月与它共存。然而一旦遭遇灾难,雷火烧毁了它的身体,虫蚁侵蚀了它的骨骼,于是变得枯槁,形态尽失。
唉!树木的生长,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树木的死亡,也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即使有神农那样的医术,也无法挽救它的枯萎;即使有伯乐那样的眼光,也无法让它重新焕发生机。只有天地广大,万物众多,任其自然发展,听其自行变化。
我常常思考:人生就像这棵树一样,兴盛的时候充满欢乐,衰败的时候充满悲伤。荣华富贵容易消逝,地位名声难以长久。所以,君子应当谨慎开始,明白结局,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追逐浮华,不贪图虚名。
三、赏析与感悟
《枯树赋》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情感深沉。作者通过描写一棵枯树的遭遇,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文中“木之荣枯,亦犹人之生死”一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道理巧妙结合,使读者在欣赏文字的同时,也能引发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表现方式。
此外,文章语言优美,句式工整,富有节奏感,体现了骈文的特色。尽管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但却能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
四、结语
《枯树赋》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象的文章,更是一篇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散文。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顺应自然,不被外物所迷惑,坚守内心的宁静与坚定。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读一读《枯树赋》,或许能让我们更加懂得生活的意义,学会在繁华中保持清醒,在逆境中坚守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