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使用指南(内部)】为切实加强南宁市安全生产管理,提升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的信息化水平,确保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能够高效、规范地使用“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现结合实际操作流程和管理要求,编制本使用指南。本指南适用于各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平台的操作与应用。
一、平台功能概述
“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是集隐患上报、分类管理、整改跟踪、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系统。该平台旨在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全程留痕、动态监管和科学决策,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
平台主要功能包括:
- 隐患上报:企业可在线填报安全隐患信息,上传相关佐证材料;
- 分级管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便于分级处理;
- 整改跟踪:对已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进度跟踪,确保闭环管理;
- 数据分析:系统自动生成隐患统计报表,辅助监管部门进行风险研判;
- 预警提醒:对未按时整改的隐患自动发送预警提示,提高响应效率。
二、用户权限与登录方式
本平台采用分级授权机制,不同角色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主要用户类型包括:
- 企业用户:负责本单位隐患的自查、上报与整改;
- 属地监管部门:对辖区内企业隐患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和审核;
- 市级监管部门:掌握全市隐患总体情况,统筹协调重大隐患处置。
登录方式如下:
1. 访问南宁市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官方网站;
2. 点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入口;
3. 使用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账号登录;
4. 根据角色选择相应模块进行操作。
三、隐患上报流程
1. 登录系统:进入“隐患上报”模块;
2. 填写信息:按照系统提示填写隐患的基本信息,包括隐患地点、类型、发现时间、责任人等;
3. 上传资料:如需,可上传现场照片、检查记录等相关材料;
4. 提交审核:完成信息填写后,提交至所属监管部门进行初审;
5. 反馈结果: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系统将生成隐患编号,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四、隐患整改与闭环管理
1. 整改任务下发:经审核确认的隐患,系统将自动生成整改任务并推送至责任单位;
2. 制定整改方案:责任单位根据隐患情况,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和时限;
3. 整改过程记录:在系统中填写整改进展,上传整改前后对比图片或报告;
4. 验收反馈:整改完成后,由相关责任人进行验收,并在系统中填写验收意见;
5. 关闭隐患:验收合格后,系统自动关闭该隐患,形成完整闭环。
五、数据统计与分析
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支持按行业、区域、时间等多维度进行隐患分析。用户可通过以下路径查看数据:
- 首页看板:实时显示全市隐患数量、整改率、待办事项等关键指标;
- 统计报表:生成月度、季度、年度隐患统计表,供管理层参考;
- 趋势分析:系统自动识别隐患变化趋势,辅助风险预警与政策调整。
六、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
1. 所有上报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严禁虚假填报;
2. 隐患整改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未整改将纳入信用评价;
3. 如遇系统操作问题,请联系当地应急管理部门技术支持;
4. 平台数据仅限内部使用,严禁外传或用于非工作目的。
七、结语
“南宁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与推广,是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各单位应高度重视平台的应用,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本指南为内部使用,未经授权不得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