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0809081235】在乡村的秋天,最热闹的场景莫过于“晒秋”。这个习俗不仅承载着农人的辛勤与智慧,也寄托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热爱。《晒秋》这篇散文,正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一传统风俗,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文章通过描写农民们在秋日里晾晒农作物的情景,生动地再现了农村生活的质朴与真实。作者用丰富的细节刻画出晒谷场上的热闹场面:金黄的稻谷、红艳的辣椒、橙色的玉米,五彩斑斓,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文中还穿插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与感恩之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的传统美德。
在阅读理解方面,这篇文章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比如,可以从描写手法入手,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也可以从情感表达出发,探讨作者通过对“晒秋”这一活动的描写所传达出的情感内涵;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思考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学生而言,《晒秋》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课。它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农村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答案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
1. 主旨归纳:文章通过描写“晒秋”的场景,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乡土文化的赞美。
2. 词语理解:如“晒秋”、“谷场”、“农谚”等词语的含义及作用。
3. 句子赏析:如“阳光洒在金黄的稻谷上,仿佛给大地披上了金色的外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收的美丽景象。
4. 写作手法分析:如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增强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5. 主题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晒秋》不仅是一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的文章,更是一扇了解中国农村生活与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深入阅读与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