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进阶词语解释病入膏肓等】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部分。其中,“病入膏肓”这类成语或词语的准确理解,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题的解答,还能提升写作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本文将对“病入膏肓”等常见词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其含义、出处及用法。
一、词语总结
1. 病入膏肓
- 含义:比喻病情已到无法医治的地步,也用来形容问题严重,难以挽救。
- 出处:出自《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用法:多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状态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 例句:他的错误已经病入膏肓,再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
2. 束手无策
- 含义:形容一点办法也没有,无法应对当前的问题。
- 出处:出自《宋史·李全传》:“全军皆溃,兵士奔散,束手无策。”
- 用法:常用于描述面对困难时的无奈状态。
- 例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家束手无策,只能等待救援。
3. 走投无路
- 含义:形容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 出处:出自《水浒传》:“走投无路,只得来投奔你。”
- 用法:强调处境极其艰难,毫无退路。
- 例句:他因欠债太多,走投无路,只好向亲友求助。
4. 自暴自弃
- 含义:自己放弃自己,不再努力进取。
- 出处:出自《孟子·离娄上》:“人若自暴,君子不与也;人若自弃,君子不与也。”
- 用法: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自信、消极对待生活的人。
- 例句:他因为一次失败就自暴自弃,失去了继续奋斗的动力。
5. 望洋兴叹
- 含义: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用来表示面对困难而感到无能为力。
- 出处:出自《庄子·秋水》:“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 用法:多用于形容面对强大对手或巨大挑战时的无奈。
- 例句: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大实力,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二、词语对照表
|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例句 | 
| 病入膏肓 | 病情严重,无法救治;事情不可挽回 | 《左传·成公十年》 | 形容问题严重 | 他的错误已经病入膏肓,再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 | 
| 束手无策 | 一点办法也没有 | 《宋史·李全传》 | 描述面对困难时的无奈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大家束手无策 | 
| 走投无路 | 没有出路,陷入绝境 | 《水浒传》 | 强调处境艰难 | 他因欠债太多,走投无路,只好向亲友求助 | 
| 自暴自弃 | 放弃自己,不再努力 | 《孟子·离娄上》 | 批评缺乏自信的人 | 他因为一次失败就自暴自弃,失去了动力 | 
| 望洋兴叹 | 面对强大事物而感到无能为力 | 《庄子·秋水》 | 表示面对困难的无奈 | 面对竞争对手的强大实力,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 
三、学习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记住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更要结合具体语境去理解和运用。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分析课文中的语境、做相关练习题等方式来加深记忆和理解。同时,注意区分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避免误用。
掌握这些词语不仅能提高语文成绩,也能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希望同学们在复习中不断积累,稳步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以上就是【中考语文进阶词语解释病入膏肓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