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11-13 08:10:38

问题描述:

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3 08:10:38

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在古汉语中,“愠”是一个常见的字,常用于表达情绪或心理状态。它主要表示“生气”、“恼怒”或“不满”的意思。在文言文中,“愠”多用于描述人因某种原因而感到不快的情绪反应,尤其在儒家经典中较为常见。

以下是对“愠”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进行的总结,并结合具体例句进行说明。

一、

“愠”在文言文中通常表示“生气”、“恼怒”或“不满”。它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他人行为、言语或环境因素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该字在《论语》等经典文献中出现较多,常与“喜”、“怒”、“哀”、“乐”等情绪词并列使用,体现古人对情感的细致分类。

此外,“愠”也可以引申为“怨恨”或“愤懑”,但其基本义仍以“生气”为主。在不同语境中,“愠”可以有轻重之分,如“小怒”或“大怒”。

二、表格展示

拼音 基本含义 引申含义 出处/例句 释义
yùn 生气、恼怒 怨恨、愤懑 《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不被理解也不生气,体现修养
yùn 生气、恼怒 《诗经·小雅》:“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虽未直接用“愠”,但情感相近) 表达内心的不满与忧虑
yùn 生气、恼怒 《左传·僖公十五年》:“秦伯素服郊次,乡者不与于盟,故不书。”(虽未见“愠”,但语境中隐含情绪) 古代叙事中常含情绪描写
yùn 生气、恼怒 《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虽未直接用“愠”,但可推测情绪) 表现人物之间的情绪变化

三、结语

“愠”作为文言文中一个常见的情绪类字,在古代文献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表达了人的心理活动,也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愠”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情感内涵,尤其在阅读儒家经典时更为关键。

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掌握“愠”在文言文中的实际意义和使用场景。

以上就是【愠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