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首句“剑外忽传收蓟北”,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和背景。剑外指的是四川,当时诗人正流寓于此。蓟北则是指河北一带,是安史之乱中叛军的重要据点。此句表明了叛军被击败的消息突然传来,给诗人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次句“初闻涕泪满衣裳”,描绘了诗人听到这个消息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的情景。这里的“涕泪”不仅仅是悲伤的眼泪,更包含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国家安定的欣慰,也有对自己多年漂泊生活的感慨。
第三句“却看妻子愁何在”,诗人转而看向自己的家人,发现他们也因为这一好消息而愁容尽去,转为欢笑。这不仅表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社会安定对于普通百姓的重要性。
第四句“漫卷诗书喜欲狂”,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狂喜之情。他随意地卷起诗书,仿佛要立刻启程回家,这种行为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急于返回家乡的心情。
第五句“白日放歌须纵酒”,诗人提议在白天尽情歌唱,开怀畅饮,这是对生活的一种庆祝方式,也是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青春作伴好还乡”,诗人想象着自己在美好的春光里与家人团聚,踏上归乡之路,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最后两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具体描述了诗人设想中的归乡路线,从四川出发,经过长江三峡,再顺流而下到达湖北襄阳,最终回到故乡洛阳。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也展示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折射出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带来的巨大影响。杜甫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喜怒哀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史诗。它提醒我们珍惜和平,感恩国家的强大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