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中。它是一种特殊的数列,其特点是任意两项之间的差值相等。这种特性使得等差数列在代数、几何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下面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加深对等差数列的理解。
例题一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5,公差为3,求第8项是多少?
解:
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a_n = a_1 + (n-1)d\) ,其中 \(a_1\) 是首项,\(d\) 是公差,\(n\) 是项数。
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
\(a_8 = 5 + (8-1) \times 3\)
计算得:
\(a_8 = 5 + 7 \times 3 = 5 + 21 = 26\)
所以,第8项为26。
例题二
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第4项是10,第7项是19,求该数列的首项和公差。
解:
设首项为 \(a_1\),公差为 \(d\)。
根据通项公式,第4项和第7项可以表示为:
\(a_4 = a_1 + 3d = 10\)
\(a_7 = a_1 + 6d = 19\)
联立方程组:
\[
\begin{cases}
a_1 + 3d = 10 \\
a_1 + 6d = 19
\end{cases}
\]
从第一个方程中解出 \(a_1 = 10 - 3d\),代入第二个方程:
\(10 - 3d + 6d = 19\)
化简得到:
\(3d = 9\)
因此:
\(d = 3\)
将 \(d = 3\) 代入 \(a_1 = 10 - 3d\) 中:
\(a_1 = 10 - 3 \times 3 = 10 - 9 = 1\)
所以,首项 \(a_1 = 1\),公差 \(d = 3\)。
总结
通过以上两个例题可以看出,掌握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及其通项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能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这些知识点,并尝试解决更多类似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