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如下: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首句“一叶渔船两小童”,描绘了一幅简单的画面:一艘小船上坐着两个孩童。这简单的一笔勾勒出场景的基本轮廓,为后续的情节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句“收篙停棹坐船中”,进一步刻画了这两个孩子的行为。他们收起了船桨,停止划动,只是静静地坐在船中央。这种看似悠闲的行为却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激发了他的好奇心。
第三句“怪生无雨都张伞”,诗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没有下雨,孩子们却撑开了伞?这一疑问充满了童趣,也引发了读者的兴趣。
最后一句“不是遮头是使风”则揭示了谜底:原来孩子们并不是为了遮阳避雨,而是利用伞来借风力推动小船前行。这一巧妙的设计既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智慧与乐趣。
杨万里通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有趣的瞬间,更传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这首诗至今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舟过安仁》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幽默风趣的内容以及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杨万里诗歌中的佳作之一,深受后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