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立足学生发展需求,科学安排课后服务内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构建家校协同、多元开放的课后服务体系。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和发展需求;
2. 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课后服务专业性与规范性;
4.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课后服务安全有序开展。
三、服务对象
本校全体在校学生,优先保障家庭监护困难、学习有困难、兴趣特长突出等学生的课后服务需求。
四、服务时间
课后服务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具体时段根据各年级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原则上不少于两小时。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可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托管或兴趣类服务。
五、服务内容
1. 学业辅导: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业辅导、疑难解答、学习方法指导等,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 兴趣拓展:开设各类兴趣课程,如体育、艺术、科技、阅读、手工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主题探究等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心理健康辅导: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心理成长。
六、组织管理
1. 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等部门协同推进。
2. 制定详细的课后服务计划和课程表,确保服务内容科学合理、有序实施。
3. 建立家长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微信群、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与建议。
4. 定期对课后服务情况进行评估与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管理方式。
七、保障措施
1.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课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2. 合理配置资源,保障课后服务场地、器材、设备等基本条件。
3. 建立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学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人身安全。
4. 探索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形成多方合力。
八、总结与展望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校将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工作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一个安全、温馨、充满活力的课后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我校将进一步推动课后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真正让课后服务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平台,家长满意的放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