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剑》赏析】“醉里挑灯看剑”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全词如下: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晚年所作,虽题为“壮词”,实则饱含悲凉与无奈。它不仅是一首描写军旅生活的作品,更是一曲英雄失意、壮志难酬的悲歌。
“醉里挑灯看剑”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沉郁而豪迈的氛围。词人借酒消愁,在醉意朦胧中挑亮灯盏,凝视手中的宝剑,这一动作看似随意,实则暗含深意。剑,是武将的象征,是征战的工具,也是英雄的标志。然而,此时的词人已不再身披战甲、驰骋沙场,而是独坐孤灯之下,面对冷兵器,心中充满无尽的感慨。
“梦回吹角连营”一句,写的是词人对昔日军旅生活的回忆。梦中仿佛又听见号角声声,战鼓阵阵,那是他曾经熟悉的战场。但这一切都只是梦境,现实却是他被闲置多年,无法施展抱负。这种虚实交织的手法,增强了词的情感张力,也突出了词人的内心挣扎。
接下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描绘了军营中的生活场景。八百里的战马,五十弦的乐声,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然而,这些画面并非出于现实,而是词人对往昔辉煌的追忆。他渴望重回战场,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共同建功立业。
“沙场秋点兵”一句,表面上是对军事行动的描写,实则是词人对自身命运的隐喻。他渴望能在秋天的战场上重新点燃斗志,但现实却让他只能空怀壮志。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是词中最具气势的两句,描写战马奔腾、弓箭齐发的激烈场面。这里的“的卢”是古代名马,象征着勇猛;“霹雳”则形容弓箭之声如雷般震撼。这两句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展现了词人对战斗的向往和对胜利的渴望。
然而,当词人写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时,情感发生了转折。他原本希望完成国家大业,成就一番事业,赢得后世的赞誉。然而,现实却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梦想。最后的“可怜白发生”成为整首词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英雄迟暮、壮志未酬的无限悲凉。
综上所述,《醉里挑灯看剑》不仅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词作,更是一首抒发心志、表达人生感慨的佳作。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辛弃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无数有志之士的共同命运。这首词之所以传诵千古,正是因为它触动了人心最深处的共鸣。